正规杠杆配资平台
去年年初,面对高达1900亿人民币的巨大投资,中国广核毫不犹豫地从英国的核电项目撤出,撤得既干脆又决绝,连业内人士都为之震惊。谁能想到,这个曾经被视为“黄金合作”的项目,最终竟沦为英国海边一堆毫无生气的钢筋水泥。为什么中国敢放弃这笔千亿项目?而英国又是如何应对这一“打脸”的决定?
这一切得从2015年说起。那时,英国在电力供应上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。全国40%的电力设施正在面临报废,8座核电站和12座煤电厂大多已使用了三四十年,老化问题严重,原本应该早已退役。更为紧迫的是,英国政府承诺要在2025年前关闭所有煤电厂,并实现碳中和,这使得电力缺口成了一个巨大的隐患。既然传统设施无法再支撑,新的能源力量又不易在短期内建立,英国政府几乎陷入了绝境。
恰在此时,中国带着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和1900亿人民币的投资方案踏入了英国市场。这项技术到底有多强大?它拥有双层安全壳设计,连大型客机撞上也无妨;发电效率比传统核电站高出15%;即便发生完全断电,反应堆依然能够在无外力干预下安全停运。法国作为核电强国也参与其中,带来了一些建设经验,但技术上的竞争力还是远不如中国。
三国合作的协议一出,媒体掀起了狂欢,称这是“黄金时代的象征”,是“世纪工程”,而英国首相卡梅伦更是笑得如同捡到宝贝。然而,回顾那个时候,英国人确实如同捡到了外来的“财富”,但他们的态度却很快发生了变化。中国为这个项目投入了33.5%的股份,折合人民币就是1900亿。那时,英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失去的是什么。
英国的傲慢与算计
不过,英国的“优越感”很快浮出水面。身为曾经的“日不落帝国”,虽然早已不再是全球的霸主,但那股深深植根于骨髓中的优越情节,最终还是影响了他们与中国的合作。在表面上的“客气”背后,英国却开始玩起了小心思。
首先是繁琐且挑剔的技术审查,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大到极致,明明符合国际标准的设备,却要一再检测,导致工期被拖延了很久。此外,合同中还藏有一些特殊条款,表面上是三方合作,实际上中国团队连反应堆的设计图纸都无法接触,核心岗位完全被英法工程师占据,而中国派出的专家连重要的项目会议都无法参与,简直成了一个“出钱的外人”。
更让人心生不满的是,英国政府还在合同中给自己留了一手:他们拥有否决任何技术方案的权利,并且中国的投资款必须先打入英国账户,如何使用完全由他们来决定。中国几乎成了一个“自动提款机”。这套路让人不禁联想起当年西方对待华为的方式。
在2018年,中国工程师提出了一项冷却系统优化的方案,然而,英国却以“技术不符合英国标准”为由拒绝了这个方案,转而采纳了法国提出的效率更低的设计。这不仅仅是“标准”的问题,明显的态度是故意让中国技术远离核心领域。
到了2020年,英国的态度彻底恶化,直接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,决定将中国从赛兹韦尔C项目中踢出,并要求中国在欣克利角C项目中降低持股比例。此时,“国家安全”的帽子再次被拿出来,仿佛随时可以套用。
最让人忍无可忍的是,2022年,项目超支达到了100亿英镑,英国居然要求中国承担其中30%的超支费用。中国方面毫不示弱,直接引用合同条款,声明此项条款并不包括任何超支分摊。
中国的果断与战略撤退
面对英国的算计与不信任,中国终于作出了决断——撤资。1900亿人民币说撤就撤,果断决绝,没有丝毫拖泥带水。这一举动让全球都为之震惊。中国依靠的是什么?除了自身技术的硬核,还有充足的底气和自信,不必再顾及任何人的脸色。
华龙一号早已成为中国核电的代表名片,国内核电站一个个顺利投产,并实现安全并网。福清核电站的示范工程也运行得非常顺利。如今,想与中国合作的国家排着队,等待中国技术的支持。
2024年,中广核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核电站3号机组提前并网发电,创造了全球三代核电最短工期的纪录。英国媒体看到这一成绩后,不禁感到嫉妒和愤慨,指责中国把最好的技术都给了巴基斯坦,而忽视了当初拒绝中国技术的事实。说实话,当看到撤资的新闻时,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畅快。
1900亿人民币的撤资,表面上看似是亏损,但它所传递的教训和信号更为深远——那个可以被随意践踏和忽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。现在,全球41台在建的三代核电机组中,近一半使用的是中国的华龙一号技术。沙特、阿根廷、土耳其等国争相签约,巴西贝利托核电站项目更是拿下了中国资金和技术的支持,并且获得了51%的股权和运营权。
中国撤资,绝不是一时冲动,更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撤退。撤资前,中广核已经将所有合同条款研究得透透彻彻。2024年,结清最后一笔60亿英镑投资后,立即发布声明,强调所有的投资义务已履行完毕,超支与延期的责任与中国无关。
英国的困境与中国的崛起
如今,英国却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。没有了中国的技术和资金支持,欣克利角C核电站成为了英国海岸线上最昂贵的笑话。工地上杂草丛生,巨型起重机停滞不前,成为了当地人眼中的“昂贵纪念碑”。成本从160亿英镑飙升至460亿英镑,工期被拖延至2031年,仍不知能否如期完成。
电费飞涨,普通家庭的电费已经达到1067英镑,工业用电成本更是美国的四倍。在电力需求高峰期,英国政府不得不悄悄重启关闭的燃煤电厂,一边喊着“碳中和”的口号,一边看着煤烟冒出,遭到环保组织的强烈批评。
尽管英国曾试图寻找接盘方,但无论是资金雄厚还是技术成熟,想接手这一烂摊子的国家几乎难以找到。法国电力集团负债累累,甚至连反应堆的核心部件都无法制造,只能从中国采购。更有讽刺意味的是,EDF在没有中国的参与下,不得不偷偷使用中国的反应堆控制软件优化系统,事后还试图掩盖这个事实,但无论如何掩饰,终究无法掩盖中国技术的不可替代性。
与之对比的是,华龙一号的技术在全球遍地开花。沙特在高温气冷堆项目中,明确要求使用中国技术标准,甚至连安全帽的颜色和反应堆的设计参数都按中国规范来。沙特能源部长公开表示,中国技术既便宜又可靠,还愿意全程提供技术支持,令人难以拒绝。
2025年,英国议会通过法案,允许中国企业重新参与未来核电站的竞标,但中广核直接回应:“不跟言而无信的人合作”。这大概是最有力的回应:你若遵守规则,我们会敞开大门;若心怀套路,那就各走各的路。
结语
这1900亿人民币的撤资,值不值得?我认为非常值得。钱的多少并不重要,关键是面子与里子的双重得失。在过去,我们常说“退一步海阔天空”,但现在我们明
正规杠杆配资平台
红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